但凡有些生活经验的人,都不会对下图中的东西感到陌生。它叫智能电表,国家电网公司已推广4.5亿只!覆盖经营范围内99%的用电客户。
推广力度为何如此之大?
对于普通用电客户而言,相比于传统的机械电表,智能电表可以在记录总用电量的基础上,查询到更多用电信息,例如每月用电量、电费单价,甚至是电费余额:
但您是否知道?家门口的智能电表背着我们干了一大推事!在“互联网+”时代,智能电表对电网精益化管理、客户用电服务、智慧城市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对电网管理,4.5亿只智能电表让电网更好为客户供电
咦?等等!智能电表不是安装在每家每户门口的计量工具么?怎么会影响到整个电网的供电?让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故事:
家住北京通州区潞城镇崔家楼村的刘淑敏老人连续第二年使用电采暖,与上一个供暖季相比,刘淑敏老人发现了自家电表里的一个变化:“上一年我们家用电采暖,也说享受了峰谷电价和政府的电价补贴,但采暖产生的电费照交,补贴要到供暖季过后才能返到我们手里;今年都说不一样了,电表里的电价直接扣除了市、区两级政府补贴,每天晚上就是1毛钱1度电,我们老百姓看着心里也踏实!”
这一微小的变化,源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对“煤改电”居民电费补贴流程的优化。“几年前,北京市智能电表还没有普及,如果要执行新的电费补贴政策,必须挨家挨户更换计量设备,额外的资金投入不说,单是这100多万户的工程量,就够我们干上半年!”作为国网北京电力营销部计量处处长,李冀见证了北京地区智能电表的推广历程。
他告诉记者,过去的5年,北京地区运行的智能电表从170万户,增加到现在的近800万户,覆盖全市99%以上居民客户。“现在有了智能电表,我们执行‘煤改电’用户新的电费补贴政策,只需在后台动动手指,就能修改电表参数,整个工作花不了一个月时间。”
2.对用电客户,2.7亿用电客户享受“指尖服务”
“拿我们平时交电费来说,就在5年前,大部分北京市民还是通过营业厅、电费充值卡等渠道交纳电费。为防止晚上居民家中因电费余额不足停电,我们甚至在全市设置了200多个24小时便民服务窗口,方便市民随时购电。”李冀告诉记者,现在,这样的窗口越来越少。
随着智能电表在北京地区的普及,从2014年起,北京市民享受到了供电公司推出的30元预付电费业务,居民家中电费突然用完,只需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核实用户智能电表信息后,可通过远程信息系统,向客户预支30元电费。之后,客户只需手动合上自家开关,便可恢复用电,而这30元预支电费,将在客户下次购电时自动扣除。“目前,每年有20万用电客户申请这项业务。”李冀补充说。
不光是在北京,在整个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用电客户习惯使用“掌上电力”APP、“电e宝”APP、95598网站等互联网电子服务渠道交纳电费。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电子渠道注册用户已达2.7亿户。
3、对智慧城市,330万用电客户实现“多表合一”
家住上海浦东区仁恒森兰雅苑小区的王晓建老人经常搞不清家里有几块“表”。水表、电表、燃气表,或许只有在工作人员上门抄表收费时,老人才能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我们老两口退休后帮着儿女带孩子,生活中的杂事本来就很多,还要伺候这些‘表’。交完电费交水费,交完水费又有燃气费,我自己都搞不清到底哪个交了哪个没交……”
这也是大多数上海市民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局面。长期以来,电、水、气这三类表的抄录工作,除电表可以实现远程在线抄表外,水表和燃气表仍需通过人工完成。这也导致居民客户每个月都会因抄表问题被多次打扰。
如今,智能电表的推广,为简化用能交费提供可能。近年来,浦东供电公司联合自来水、燃气公司通过对水表、燃气表的改造,实现了“三表合一”,并推出“三单合一”服务,实现水、电、气费用统一出账,一次结清。
目前,在上海浦东,已经有9.5万户居民实现“三表合一”,7.5万户居民享受到“三单合一”出账服务,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的服务理念。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共有330万用电客户实现了“多表合一”信息采集。
这只是智能电表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所计量研究所的王晓东告诉记者,未来,智能电表的“触角”将不光局限于客户门外,还将延伸到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动汽车充电、提供用能解决方案等方面,为智慧城市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怎么样?
智能电表的作用,是否超出了你的想象?
还不快快转发!为智能电表打CALL!